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首页->文明上网->2016年网络文明传播 -> 正文

用自强捍卫生命尊严,用奉献传递人间大爱

2016-09-05 11:41:21来源:浙江文明办  【打印】  【关闭】
 

  汪志成,男,1952年1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先天弱视残疾,从未打断他实现自我的道路。200万字的出版、60多次的获奖,他用文字鼓舞特殊群体,树立身残志坚的典范。为社区上党课,谱写《社区之歌》,义务从事残疾人工作三十年,他的正能量感染和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 

  2007年,汪志成17万字的小说终于面世了。按说,17万字的集子,112篇感悟类的小小说,对一个专业的作家而言也许是“小菜一碟”。然而,对于拿着放大镜和助视器先天弱视的汪志成来说,的确是费尽千辛万苦,才让读者在当年的“国际残疾人日”看到了他用30年时间才写就的《豁然一瞬间》…… 

  一年级报了3次名 

  62年前,因母亲的一次失误注射让几个月后坠地的汪志成成了弱视,现在,即使戴着厚厚的眼镜,他也要把书本拿到眼前10厘米处,才看得清书上的文字。 

  1958年,当6岁的汪志成被父亲领着去府山小学报名时,因为弱视严重,被学校拒绝了。无奈之下的父亲,每天在家教他认字,一张16开的纸上只写一两个字,每天必须认完10张纸。1961年,9岁的汪志成才踏进小学的门槛,但是刚一入学,老师就发现他对一年级的课文已经“滚瓜烂熟”了。 

  “我入学以前在父亲的教导下,已经认识了好几千个汉字。”汪志成说,“当时念小学二三年级的课文其实已经没有问题了……” 

  然而,小学毕业后的汪志成刚好碰到了“文化大革命”,初中的生活是在读语录中度过的。毕业后的他便踏上了艰苦的自学之路。 

  生活实践夯实写作基础 

  在家里闲着没事,汪志成找来了一些唐诗宋词,看不懂就翻字典、查译文。“当时的书籍特别的少,借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了两个月,终于抄好了,那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汪志成说,“自此之后,我就爱上了诗歌,没日没夜地搞创作,也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作品。” 

  1978年,建国30周年前的创作总动员激发了汪志成的创作热情,他写的一篇文章引起了绍兴县文联的关注,把他吸收到了创作班子里。 

  汪志成说:“那时候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是非常充实。我们都是步行几十公里到山区,采访、采风。吃在农民家、住在农民家……高阳精神的宣传就有我的汗水。我在当地跟百姓同吃同住好些日子。而一到晚上,我就戴上助视器,一遍一遍地查阅资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文章,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 

  从1978年开始创作至今,汪志成已经发表中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近200万字,其中小说在《人民文学》、《微型小说选刊》、《三月风》、《小小说》等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中发表,并获奖60余次。汪志成也因此成为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绍兴市徐文长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短篇小说集《拐点》,微型小说集《豁然一瞬间》,散文集《山水人缘》,报告文学集《越城群星》、《起飞有头雁》等。 

  站在一个特殊群体里关注这个群体 

  因为命运的捉弄,汪志成成为了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又因为同这群与厄运抗争着的同胞曾经一起谋生而接近了这个群体,还因为后来陆陆续续在残联组织中担任这样或那样义工一般的职务,又不甘寂寞地拿起笔来写些文字,而使他更加深层地关注着这个群体,他义务从事残疾人工作三十年,多次被评为市级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微型小说集《豁然一瞬间》集纳了汪志成几十年来发表过的112篇微型小说,其中有近40篇作品从就业、婚姻等角度,多方位反映了残疾人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些作品之前大都发表在残联系统的报纸杂志上。 

  短篇小说集《拐点》反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物群像,尤其注重对残疾人生存状态、人生命运、思想观念的刻画和思考。他的文字鼓舞人在焦虑中探寻,在彷徨中突围,在心灵的疲惫中执著地坚守。 

  “社区之歌”传播正能量 

  年轻时,汪志成用一支妙笔书写世像百态、传闻轶事;退休后,社区成了他无私奉献、传递能量的舞台。作为一名老党员,汪志成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落实在行动上。 

  熟悉汪志成的人都知道,他有八大铁箱、两个组合文件柜,里面都是他的宝贝,各种报刊杂志应有尽有。他常常会把其中贴近社区党员学习的内容收集起来,例如“全国两会”、“十八大”、“新华社评论员文章”等。每月10日府山社区定期举行的中心学习小组活动中,作为组长的汪志成总会拿出资料与老同志们一道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探讨老百姓关注的重点热点。 

  汪志成还是社区党课的义务讲解员,他总要提前一两周备课,大到讲课题目的拟定、内容结构的设计,小到案例、语言的风格等他都一丝不苟,务求准备充分,贴近群众,力避空谈。老汪的党课质量高、理论新、聚人心,真正发挥了理论传播的正能量,受到社区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河弯弯流,府山岁岁青……建设文明的新家园,千家万户一条心,齐行动。”这是府山社区的《社区之歌》,作词人是汪志成。他将对社区的热爱写入歌中,歌词朴实温馨,被社区居民广为吟唱。配合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汪志成为文化宣传部门编写群众演出资料(如歌词、曲艺剧本等)已坚持三十多年。 

  各类教育宣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只要社区用得上,汪志成都会风雨无阻地参加,为弘扬先进文化、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创造和谐社区义务奉献着余热。为了搞好社区工作,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汪志成开动脑筋、筹划活动、提出设想,成为社区不可缺少的智囊。 

  在苦难面前,汪志成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以顽强的意志让人生绽放光彩,诠释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在成功之后,他始终胸怀感恩之心,用生花的妙笔传递人间大爱,感染和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 

编辑:管理员


办事指南
政民互动

主办: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91-6611905 传真:0391-6611905
版权所有: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豫ICP备12019723号-2 技术支持:郑州家门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